一直在感嘆北野武和寺島進真的老了。
Favorite films
Recent activity
AllRecent reviews
MorePopular reviews
More-
The Sadness 2021
看「哭悲」的過程中,就好像導演和觀眾正在玩一場棒球賽。導演(創作者方)是投手,觀眾可以選擇當打擊手或是捕手,導演(創作者方)拼命丟直球,那一粒粒從手中飛出的球是種種台灣的社會病態。觀眾當捕手時,是非選擇性的去接受任何在當下所接受到的視覺展現,粒粒好球,讓觀眾得以重新建構並增強自己的社會性思維模式;觀眾當打擊手時,是在接受的當下,除了建構社會性思維,也可以選擇對社會最有利的方式來改變這社會現狀,有可能擊出一擊極為有利的全壘打,也有可能只擊出一擊安打,但通通指向「改變」這項作為,這個終點。
隨機殺人事件,性侵害,往往是不管是在台灣,甚至是許多國家,人人喊著要有所改變,必須提出對整體有利的解決方針的社會亂象,但不妨去思考,在對這些亂象有所批判的當下,我們到底解決了這些社會問題了嗎?還是到頭來,一切從口中說出的字字真言,只是淪為一片虛無?這也是創作者想要丟給觀眾的問題。「哭悲」並沒有真正解決任何問題,它只是作為一個讓觀眾得以思考和改變的墊腳石,一臂之力。
2020對全世界來講是很艱困的一年,新冠肺炎改變了全球的舊有現況,而「哭悲」也隨之誕生,成為2020的真實寫照,甚至延伸到至今,2021。在台灣,疫情這回事,是否為全體大眾所一齊看待的迫切問題,還是淪為政黨與政黨之間,用來針鋒相對,吵嘴吵到天翻地覆的玩物,也是「哭悲」這部電影,導演(創作者方)對觀眾丟出的一粒直球。
人性本善,人性本惡,為從古流傳至今的重要法家思想。但究竟「人性本善」,是否真有其事?這也是「哭悲」這部電影自始至終想要傳遞給觀眾的思維。「勾起你心中的惡」,這句話被用來作為電影的宣傳標語,觀影過程彷彿就是跟隨創作者,一層又一層的去撥開這虛偽的面紗,人心中的那股「惡」是否只是被那厚厚的一層「善」所覆蓋上去,等待著那股「惡」被催化而出的那一刻。
人們時常說某些犯罪者很壞,但社會大眾看待「壞」的角度,是表面的對其有所批判,還是有從犯罪者的心理去理解「壞」的原因,而這也是一種「惡」的展現。有時候「壞」的原因是始於人的「惡」,缺少大眾的關愛往往是許多社會重大刑案犯罪者的心理學解釋,若我們能夠對「缺少關愛」做出一種實質的改變,不管是口頭上或是實際作為上的改變,或許就能阻止一場悲劇的發生,也能減少心中「惡」被揭露的機會。
-
The Silent Forest 2020
我真的超級超級無敵愛柯貞年導演的「天黑請閉眼」,喜歡她對於整體驚悚程度的掌握和對於青少年之間的情誼以及勾心鬥角的描寫,這次拍了「無聲」這部片,取材自真實事件,野心當隨之增大,探討的議題也更顯嚴肅以及社會性,但是,我真的要說,有幸能在台北電影節看世界首映而且親耳聽柯貞年導演講述她自己的作品成果,我真的超級滿足了,當然這次,表現也沒有讓我失望。本身就是一個喜歡看極具社會性批判以及描寫社會那股不管是權力鬥爭以及弱勢群體的心靈痛楚的電影的人,我對這次敢用聾人學校為背景去帶出聾人所處在那無法為自己發聲所遭受的不管是心理上甚至是身理上的壓抑以及對於社會上階級對下階級或是下階級對上階級的勾結以及無奈,感到十分的敬佩以及震撼。雖然在第二幕劇開始落入許多這類型電影常顯示的艱澀生疏感,但是還是一句話,這部電影需要被看到,需要被大眾認真看待,也許這部電影無法真正解決社會上這類型的問題,但是,能再次為弱勢群體或是更明確地說,為真正正在因此等問題所苦的人發聲,可以說是多一次幫別人發聲的機會,多一次能讓多人能夠看見並且正視此等問題的機會,況且,以一部國片來說,這部片可以說是又再跨出了一大步。